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乐园>卫生保健>详细内容

十二月健康知识宣传关爱体弱儿,健康伴成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21 14:47:19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二月健康知识宣传

关爱体弱儿,健康伴成长

 在幼儿园众多的孩子当中,有这样一个我们需要家园共同关注的群体——体弱儿。

什么是体弱儿?

根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0-7岁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均值离差法)公布的三个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的均值减去2个标准差来诊断为消瘦、低体重及生长迟缓;另外还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

体弱儿种类

1.消瘦

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均值减去2个标准差(X-2SD)为消瘦。

2.低体重

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值减去2个标准差(X-2SD)为低体重。

3.生长迟缓

年龄别身高低于同等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均值减去2个标准差(X-2SD)为生长迟缓。

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轻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小于90~110g/L,中度贫血指血红蛋白小于60~89g/L,重度是指血红蛋白小于30~59g/L。铁的摄入不足,这是铁缺乏的主要原因。生长发育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容易造成缺铁,导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体弱儿形成的原因

体弱儿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是如下几种原因。

1.膳食结构不合理

膳食中三大营养素比例不合理,奶类摄入量高于正常水平,而其他谷类、蔬菜、豆制品摄入量不足。

2.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息不规律,如长期晚睡晚起,会影响其食欲与情绪,容易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引起感冒、发烧等呼吸道感染。

3.活动量过大或过小

活动量大体能消耗也大,活动量小则会影响对食物消化吸收和进食量。

4.先天遗传因素

先天不足、早产儿、低体重儿容易转变为体弱儿童,当然父母的遗传因素,对子女也有一定的影响。

体弱儿健康档案管理

保健医生为每一位体弱儿建立管理档案。每月定时测量体弱儿的身高、体重并进行计算,记录在档案中,每月对比,掌握幼儿生长发育速度,随时观察、干预体弱儿。

体弱儿的专项管理

体弱儿的专项管理,是推动体弱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园通过多种途径、客观科学的分析筛选,建立体弱儿管理档案,保健医生根据每一个体弱儿的阶段性发展情况记录在档,随机调整矫治护理策略。

体弱儿健康运动管理

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我们设定不同的运动游戏,并定期带领他们进行户外锻炼,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得到体格锻炼。

日常运动管理

体弱儿童运动与正常儿童大同小异,幼儿的体格发育离不开适当的运动助力,因此每天都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

体弱儿膳食营养管理

在园期间,班级老师会引导体弱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不良患儿如热量不足以保证进食量为主,如蛋白质不足应增加动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等。有些低体重、消瘦幼儿吃饭不专注导致吃饭时间过长,此时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鼓励孩子,促使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进餐。

体弱儿日常饮食管理建议

1.       合理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牛奶、蛋类、瘦肉、鱼、豆制品、植物油及碳水化合物等为主,以及新鲜水果和蔬菜。

2.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多参加户外运动锻炼,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3.       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改善膳食结构,纠正偏食、挑食,少吃零食,引导儿童定点、定时、定量、专注进餐,细嚼慢咽,最好在30分钟内吃完。

4.       .进餐时应多给予关照,多给予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肉、鸡蛋、鱼、蔬菜、水果。

5.       定期监测体重身高。

体弱儿的矫治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家园配合是矫治成功的关键。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合作,科学安排幼儿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增加幼儿的户外活动量,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