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粽情粽意--记碧波实验幼儿园庆祝端午节系列活动
端午·我知道
“粽子香,糯米粘,放了红枣香又粘。三角粽,角尖尖,慢慢剥了,细细尝。”端午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碧波实验幼儿园组织开展了端午节系列活动。
听!是谁的声音?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龙舟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涂鸦记录制作了“干货满满”的调查表。
这周我们知道了有关端午节的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屈原的爱国故事,也了解到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
端午·粽子二三事
包粽故事
巧手家长齐上阵,向小朋友展示了包粽子的技能:折粽叶、填糯米、裹粽叶、扎绳子…小朋友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起手来,自己也包起了粽子!
品粽故事
忙碌了一上午的小朋友,成果累累。粽子总算出炉了,粽叶包裹着糯米馅,裹不住香气,一时间满鼻粽叶粽肉香。孩子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
我的是肉馅的!
我的是蜜枣的!
来自碧幼保健室的提醒:粽子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因为粽子是由糯米做成,不易消化,小朋友消化能力差,不小心吃撑了容易伤着脾胃。
绘粽故事
自己包的粽子太好吃啦!再来动手画一画美味的粽子宝宝吧!孩子们纷纷拿起了手中的画笔,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宝宝跃然纸上。
端午·祈福安康
画龙舟or划龙舟
端午可不能少了赛龙舟呢,小朋友提起画笔,亲手制作起龙舟来。折一折、画一画、贴一贴,真有趣呢!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玩起了划龙舟游戏~
挂五端
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是什么呢?原来啊是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
“五端”又是什么呢?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用它来驱邪。
编五彩绳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五彩绳”是端午的必备物品,孩子们用五种颜色的线做成五彩绳,戴在手腕上,代表着祈福安康的美好寓意。
画彩蛋
端午节染红鸡蛋习俗由来已久,传说将蛋壳涂上红色,并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著,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寓着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画上不同的图案,加上五彩的颜色
变成了一个彩蛋,可真漂亮呀!
彩蛋的颜色多种多样,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蛋的欢喜。将画好的彩蛋送给好朋友,互祝一句“端午安康”。
当然,端午也不要记得吃咸鸭蛋哦,看我们吃的多香呀~
农历五月初五,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古人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上山采药,杀菌防病等。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端午节最原始的含意是祈神求福、避邪保健,千年相传,被称为“卫生防疫日”。粽情粽意过端午,愿我们小朋友幸福安康,也盼疫情早日结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