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精覃思,笃行致远——《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系列专题研讨活动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这无疑将成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对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学前教育普惠优质的目的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深耕细作,笃行致远。碧波实验幼儿园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开展了系列专题研讨活动。
线上学习促提升
只有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幼儿园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各年级组的老师们针对《评估指南》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线上学习。
通过视频学习后,老师们更加明确要将“坚持正确方向”作为教育的首要基本原则,“坚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坚持儿童为本”作为基本原则,注重教育过程质量,引导评价转型。
交流研讨促成长
好学深思知其意,研讨交流增灼见。各年级组老师挑选了《评估指南》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点学习与交流研讨。
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如同捆绑的纽带,是双向的、流动的。如何引导新生家长积极合作、协同育人是小班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于是老师们对“家园共育”进行了重点研读与讨论。只有将带领家长一起走,向内走的思想耕植内心,才能一起探寻、发现教育的内在力量。
如何让时间跟随儿童的需要流动呢?中班组的老师们一起研读了“活动组织”部分。如果儿童的时间都被成人切割成小块,本质上就会变成成人在“掌控”儿童的生活。只有给予儿童大块的时间,深度学习才有发生的可能,同时我们还要允许幼儿试错、重复,让幼儿作为主动学习者,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决定幼儿园保教质量优劣的关键是人,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因此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师幼互动”的问题。大班组的老师们认为,让儿童决策应该渗透在各个细节中,有时孩子们的对话看似漫不经心,但其中蕴藏着他们对生活经验的审思、对生命意识的表达。这些对话很多时候是偶发的,教师们需要去捕捉这些可能,才能引发幼儿更加深入的思考。
研讨后,老师们结合工作实践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纷纷记录了下来。以下是优秀教师代表韩天雅老师的心得分享。
评估指南心得
研读《评估指南》后,我们更加明白,教育需要回到“自然状态”里去,建立一个开放的共同体与教育体系。这要求每一位教育者努力践行,牢记于心,由此便能实现真实的教育、美好的教育、未来的教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