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天地>科研之窗>课题研究>详细内容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汇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10 08:05:39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_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名称

亲自然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主持人

陈美琴

课题

编号

16122551

承担

单位

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立项

时间

2017.4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省级


市级

区级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研究主题:

本学期,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托,同时依据区教研工作计划以及我园保教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继续深化市级课题《亲自然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通过读书学习,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在实践反思中,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实效;勤于总结积累实践资料,以积极的研究意识形成课题成果,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基本研究情况:

一、读书学习,营造校园书香氛围。

1.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多个重要场合对读书学习有过高屋建瓴、精彩深刻的阐述。本学期,我园教师在陈美琴园长的引领下,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精心挑选了各类专业类书籍和文学类书籍作为必读书目,相继举行了幼儿园教师读书漂流活动、假期阅读活动、教研组交流、学校“读书沙龙”、幼儿教师讲故事比赛等各级各类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们通过积极撰写读书心得,摘录优秀语段,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形成了进取、互学的氛围,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启迪了教育教学的灵感。

2.让阅读滋养儿童,让书香溢满家园。

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孩子的阅读能力与他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帮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促进幼儿良好的阅读能力,在教师读书学习的同时我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儿读书活动,如:精心创设温馨、美观、具有互动性的班级幼儿阅读区环境并开展全园观摩评比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幼儿园“宝宝杯”故事大赛,展现了孩子们的风采,也给大

家带来了阅读的收获;开展廊馆绘本故事表演游戏,为幼儿提供表演和演绎故事的大舞台,让孩子们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动者、参与者、表述者,体验阅读的快乐。

为了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感受阅读的乐趣,享受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在吴中区图书馆和我园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吴中区图书馆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分馆在我园开馆,前路漫漫初心不变,幼儿园、家长、幼儿共同传递阅读、传递书香,携手让阅读滋养儿童,让书香溢满家园!

二、实践反思,深化课题研究实效。

1.发挥课题组职能,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本学期我园市级课题《亲自然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已进入后期,为充分发挥课题领导小组及成员的职能,为提高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本学期我们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课题研究做到严格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进程做到资料及时收集、问题积极研讨以及实践深刻反思,从而使我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课题研究工作进程。

2. 以教促研,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为了有效推进课题研究,我园依托教育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把课题研究与幼儿的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和主题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生成了许多深受幼儿及家长欢迎的班本课程,如:小班组的《亲亲大自然,户外帐篷乐》,感受秋天大自然的魅力;大班的《我的参观我做主》,探秘碧波娃少年宫,感受动植物的神奇;大班《花好月圆,童庆中秋》,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中班的《我和山芋的甜蜜邂逅》,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山芋的外形特点,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幼儿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和学习空间,感受到了亲近自然、趣味探究的乐趣,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也在活动中改进研究策略,调整研究方法,对已经形成的策略和成果及时整理分析,从而提高了科学指导的专业素养。

3.依托科技特色,助推课题研究深入。

本学期依托我园科技特色和社区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亲自然游戏活动。如:开展自然角活动、碧耕园户外活动、秋游综合实践、廊馆游戏等活动,教师在观察记录和分析孩子语言、行为背后含义的同时不断调整游戏材料和指导策略,从而充分发挥碧耕园、班级自然角和廊馆游戏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使课题研究得以深入。

4.微型课题立项,科研氛围愈加浓厚

本学期,我园一共有13个微型课题立项,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逐渐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从自己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认真解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做出自我诊断,使教师们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勤于总结积累,课题成果显著。

1.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园级层面的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如:陈晓庆副园长的讲座《特色引领,向快乐出发》,吴丽芳助理的讲座《“基于儿童亲自然课程”所思所行》和《微课程之我见》,以及俞秦缘老师的大班《探秘小蚂蚁》、程湘琪老师的小班《一科青菜》,顾桢铧老师的大班《狼该不该

 

 

 

 

杀》等科学活动,使教师们在互动交流中共享研究成果。同时为更好地推广课题阶段研究成果我们做好网络信息上传工作,把过程性资料以及取得的成果及时上传到幼儿园网站和区级课题网站上。

2.本学期,我园教师还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课题实践体会,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发表在全国级、省级等刊物上,同时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具体情况如下:(1)我园教师在国家级各类刊物上共发表论文8篇:(2)论文获奖共26篇,其中省级24篇,区级2篇。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理论依据还比较单薄、陈旧和浅显,在课题研究遇到具体问题时只能凭借经验泛泛而谈,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

2.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往往重视做,轻视写。

3.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尤其是针对具体情况缺乏提出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得出新结论的能力。

(二)改进措施:

1. 将理论学习系统化,包括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各类教育文献以及教育研究方法、途径和手段的理论学习,经过成体系的理论做指导,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服务。

2. 有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进一步着眼于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勤写教学反思形成理论,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受的流失,为我们今后的经验总结提供鲜活的素材。

3. 教师自觉学习新的理论和教育经验,并且充满激情地开展创造性探索活动。我们的教科研工作要做到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积极进行思考和创新,认真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策略,由此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