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了那些事儿
上小学了那些事儿
——幼小衔接如何“接”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时间总是转瞬即逝,不经意间,孩子已经进入大班下学期的学习与生活了,小学已“近在咫尺”。众所周知,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面对即将到来的“幼升小”,家长欣喜与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于: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呢?幼小衔接究竟“接”什么?该做哪些准备呢?家长们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入小学哪些事儿吧!
幼小衔接之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渡过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发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幼小衔接,“接”什么?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并明确指出“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1.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
2.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
3.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
4.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
幼小衔接,如何准备?
大班正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幼小衔接,衔接的是儿童真实生活经验与成长经历,其主阵地不仅在幼儿园,还有家庭。因此,家长朋友们不妨帮助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身心准备篇
1.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发现每个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兴趣点,多从正面引导,增强孩子对小学学习和生活的期待。如: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
2.对孩子的合理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避免因家长的不当做法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如:在很多人面前比较孩子之间的长处和不足、大声呵斥孩子、总是表扬别的孩子已经学会了什么等。
3.发展大肌肉动作、锻炼精细动作。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支持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教会孩子学会正确且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提供画笔、剪刀、小型积塑等工具和材料,支持孩子进行画、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
生活准备篇
1.逐步调整一日作息。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引导孩子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引导孩子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家庭都应提供存放孩子个人物品的设施设备,指导孩子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4.引导孩子逐步树立时间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5.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家长以身作则,分工做好家务劳动。
社会准备篇
1.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鼓励孩子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家长交往,认识新伙伴。
2.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发现孩子说谎、说话不算数时不要简单批评和惩罚,要耐心了解原因,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做到知错就改。
3.强化任务意识。在本学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与入学准备相关的任务,如:准备明天要带的玩具材料和学习用品、每天自己整理小书包等,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学习准备篇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动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接纳、鼓励孩子对新事物的观察、提问等探究行为,避免简单打断或否定孩子的奇思妙想;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纳孩子不同的想法。
2.支持孩子专注持续地完成任务。有意识地增加需要一定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能够专注地完成任务。
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进行学习活动前,给他们10分钟左右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生活开始后,则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
3.为孩子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经常带领孩子接触大自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孩子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广泛的兴趣。
4.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鼓励孩子自主阅读,保护他们对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敏感性。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加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鼓励孩子根据情节、图书画面对故事结果进行预测或续编、创编故事,促进孩子语言、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5.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认识上下、左右等方位,通过“跳房子、给动物找家”等游戏,帮助孩子认识田字格的结构。当孩子有自发书写行为时,可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但不宜进行机械训练,应重在保护孩子写画的兴趣。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1.时间观念,从当下开始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像小学生一样,每天不迟到、不早退,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去学校。
2.爱国情怀,从心升起
升旗仪式开始了,我们聚精会神地站在队伍里面观看升旗仪式,跟着音乐齐唱国歌,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升国旗时的庄严与肃穆。
3.锻炼身体,从你我出发
天天锻炼身体好,让我们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4.自我服务,从小事做起
我们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做好小小值日生呢!看我棒不棒呀?
5.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
学做“爱提问、爱思考,会观察、会倾听”的好孩子。
成长有路,衔接有方。幼小衔接,衔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碧幼全体教师将利用课程主题引领,助力幼儿健康成长,不断为幼小衔接注入活力,让生活自主和学习自主持续成为滋养儿童成长的方式,成为最自然最和谐的教育生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