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乐园>卫生保健>详细内容

第三期三月健康知识-肺结核防治知识宣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7 09:33:21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月健康知识|肺结核防治知识宣传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倡导全社会关注结核病防治,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共同终结结核流行。

你有关注结核病吗?

在这之前你是否有了解过结核病;又知道他们有哪些症状?我们该怎么预防结核病;又如何治疗。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了解结核病的小知识吧!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自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明,结核病一度得到控制。但目前全球结核病不容忽视,据WHO估算,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接近20亿。中国的估算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3.3万,属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传播途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自己是否得了肺结核?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建议及时就诊。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预防肺结核的方法

1.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2. 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3.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4. 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如何治疗肺结核?

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肺结核的4大误区

误区一:结核病是穷人的“专利” 

结核病早已不是穷人、营养不良者的“专利”。

在结核病患者中,年轻白领及在校大学生有增多趋势。这些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特点:疲劳(劳力、劳心、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体质较差;部分人对低热、咳嗽、盗汗等症状不重视,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办公或学习环境空气不流通,也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误区二:肺结核难以被发现 

发现肺结核并不难,只需做两项检查——痰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就能基本上明确诊断,关键是要有“及早就医”这个意识。

专家建议:当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超过两周,应及早到医院就诊;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家人等),应定期进行筛查。 

误区三:结核病治不好 

结核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即使患病,只要足够重视,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误区四: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抗结核治疗的疗程较长,一般为6个月。病情严重或合并支气管结核者,疗程需要1年,结核病患者应有足够耐心。不可过早停药。不正规治疗容易导致结核菌耐药,增加治疗难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